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精神传承>>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10-17|浏览次数:734

[摘要]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非常注重群众工作。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毛泽东依然坚持带领党组织和红军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工作,包括加强群众宣传,扩大政治影响;严肃部队纪律,赢得群众支持;关心群众生活,谋求群众利益;开展调查研究,汲取群众智慧;注意工作方法,有效组织群众,从而开创了根据地群众工作的新局面。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启示是:树立群众观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群众疾苦,满足群众利益诉求;深入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水平;保持优良作风,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翻开了中国革命斗争的新篇章。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非常注重群众工作。尽管当时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开展群众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毛泽东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带领党组织和红军进行了一系列宣传、发动和服务群众的实践,最终赢得了根据地广大群众的支持。总结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对当前开展群众工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井冈山斗争时期开展群众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根据地经济极其困难,影响军民的革命情绪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时,这里的经济还相当落后,有些地方甚至还处于杵臼时代,加上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根据地在白色势力的包围之中,致使根据地内食盐、布匹、药材等日常必需品异常缺乏和昂贵,同时木材、茶油等农产品也无法运出,农民的收入几乎断绝,生活极其困苦。对于当时的艰苦生活环境,中农、贫农阶级还能够忍受,而小地主、富农的中间阶级往往因为耐不住而向大、中地主阶级投降,使中农、贫农阶级成为孤军,革命情绪大受影响。
  与根据地普通工农群众的生活相比较,部队的物质生活更为艰苦。当时的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还得筹饷。除粮食外,每人每天只有五分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1]P65至于布匹、医药等,则更是奇缺。冬天到了,许多士兵穿的还是两层单衣。由于营养不足、寒冷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众多官兵生了病。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官兵政治动摇,甚至产生脱离革命队伍的念头。例如,“红军大队(1928年)七月中刚到酃县时,第二十九团官兵即因政治动摇,欲回湘南家乡,不受约束;第二十八团反对往湘南,欲往赣南,但也不愿回永新。……当到崇义时,营长袁崇全率一步兵连一炮兵连叛变,虽然追回了这两个连,但牺牲了团长王尔琢。”[1]P61
  (二)红四军党内存在非无产阶级思想,妨碍了正确执行党的路线
  由于红四军党内组织基础的绝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构成,受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产生了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主要表现在单纯的军事观点、个人主义的倾向和流寇思想等方面。
  红四军中部分同志的政治水平较低,没有认识到军队中政治领导的重要性,因此,单纯的军事观点在一部分人中盛行。他们把军事和政治看做是对立的,完全不了解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在对部队任务的认识上,认为部队只是单纯地打仗,而不明白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在宣传组织工作上,忽视宣传队的重要作用,忽视对军队士兵会和地方工农群众的组织,导致宣传组织工作处于被取消的状态。
  在个人主义倾向上,突出表现在雇佣思想、享乐主义和离队思想等方面。经过历次作战,很多俘虏加入了红军,同时也给红军带来了浓厚的雇佣军队的思想。一些战士身上还带有旧军队的习气,不明白自己是革命的主体,需要对革命负责,而认为只要对长官个人负责就可以。在红军队伍中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在条件艰苦的红色区域工作,贪图享乐,总是希望部队开到大城市去。此外,还有一部分人由于红军物质生活条件太差以及长期斗争所带来的疲劳,产生了离队思想,要求脱离红军队伍调到地方去工作。
  因为在红军中游民占很大比重,流寇主义思想在红军中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持有这种思想的人不愿意和群众一起艰苦斗争,只想到大城市去享乐;不愿意通过建立根据地和人民群众的政权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只想通过流动游击的方法扩大政治影响;在军队的扩充上,不走由扩大地方赤卫队、地方红军到扩大主力红军的路线,而要走“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的路线。[1]P94这些错误思想对于红军执行党的正确路线造成了极大妨碍,严重影响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
  (三)复杂的社会局势影响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边界各县的土籍人(本地人)和客籍人(数百年前外来的人)之间界限明显,在历史上就存在很深的仇怨,双方经常发生激烈的斗争。在根据地内部,由于受多年遗留下来的习惯影响,土客籍之间的界限依然存在,时常发生无谓的斗争,对根据地内部的团结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二是根据地内的地方主义很严重,社会组织基本上是以单独的姓氏为单位的家族组织。这种只顾自身局部利益的地方主义致使党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三是投机分子的反水(即叛变)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许多投机分子在革命高涨时期混入党内,由于根据地创建初期各地区的党组织被破坏殆尽,支部和区委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新党员,党内教育不够,白色恐怖一到,许多投机分子反水,导致白区的党组织被大肆破坏,使党员难以在白区立足开展群众工作。四是根据地创建初期,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不了解,从而使群众工作的开展难上加难。由于常年遭受战乱之苦,湘赣边界的群众对战争都怀有畏惧之心,加上反动派对群众残酷的镇压以及所谓的“共匪见人就杀”的欺骗,导致很多人对共产党和红军产生误解,认为加入共产党就是最大的犯罪。“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1]P78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
  毛泽东深谙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因此他非常注重开展群众工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井冈山斗争时期,针对根据地在创建、巩固和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毛泽东不断进行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符合根据地具体实际情况的宣传、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从而拥护革命并且为了革命的胜利而坚决斗争。毛泽东对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群众宣传,扩大政治影响
  红军初到井冈山之时,当地群众由于饱受连年战争之苦以及受国民党对共产党大肆丑化宣传的影响,因此对共产党和红军并不了解和认同,甚至产生极度恐惧的心理。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就曾提到:“红军再度到宁冈新城、古城、砻市一带时,有数千农民听信反动派的共产党将要杀死他们的宣传,跟了反动派跑到永新。经过我们‘不杀反水农民’、‘欢迎反水农民回来割禾’的宣传之后,才有一些农民慢慢地跑回来。”[1]P70时任红四军士兵委员会主任的陈毅也说过:“红军在经过许多斗争,觉得宣传工作太差,每每红军经过某地,只是少少的几张标语,群众毫不懂红军是什么东西,甚至许多把红军当作土匪打。”[2]P368-369
  毛泽东深知红军想要在井冈山立住脚就必须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扩大政治影响,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而且红军也只有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才能实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消灭反动势力的目的。所以,毛泽东明确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开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1]P86
  为解决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困难,红军专门建立了宣传兵制度,其基本内容就是:凡军队每一个机关(如连队、营部、或政治部、卫生队等)均须派5个人担任宣传工作,这5个人不背枪不打仗不服勤务名叫宣传兵。此5人分两组,一组为演讲队,担任口头宣传……其外一组为文字宣传组,两个人每人提一个石灰桶,大小笔各一支,凡军队经过的地方,墙壁上要统统写满红军标语,写字要正楷,以愈大愈好,要用梯子写的高,使反动派不能随便涂抹。[2]P369为了督促宣传工作的落实,红军每到达一个地方,政治部或党代表就给各连的宣传员分配宣传区域,并且派人巡视检查。这种制度普遍执行后,“红军达到一个县城只要三小时,宣传工作可以普遍……许多地方群众说:‘红军一到满街鲜红,等于过年。’”[2]P369
  (二)严肃部队纪律,赢得群众支持
  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就提出部队要担负起武装宣传队的任务,告诉群众红军是一支与旧式军队截然不同的、代表工农大众利益反抗统治阶级的工农革命军队。但是,一方面由于部队服装跟旧军队没有明显的区别,旧军队给老百姓留下的惨痛记忆导致百姓看到红军来了就赶紧躲到山上去;另一方面由于部队是新改编而成,政治教育不够,士兵的觉悟程度不高,时不时还会发生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所以经常会出现“每到一处,老百姓往往是十室九空,除留有少数老年人以外,很难见到青壮年人”的现象。[3]P197
  为做好群众工作,赢得群众的支持,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士兵的教育问题。三湾改编时,毛泽东提出要在部队建立士兵委员会和党代表制度,由党代表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教育和训练。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3]P198之后,毛泽东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并将群众对部队的反映进行归纳总结,制定了军队的行动准则。1928年1月,毛泽东在遂川对部队宣布了六项注意:“第一、上门板;第二、捆铺草;第三、说话和气;第四、买卖公平;第五、借东西要还;第六、损坏东西要赔。”[3]P199此后,部队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严格地贯彻到实际行动之中,群众不仅对红军的误解和不满逐渐消除了,还主动配合红军开展工作,军民关系开始改善,从而使红军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并且扩大、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关心群众生活,谋求群众利益
  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革命战争之中。但是如果除了仅仅动员人民参加战争以外而不做任何其他的工作,那也不可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只有找准百姓的需求,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此毛泽东十分注重关心群众的生活问题。他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茶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1]P138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对农民而言,最根本的利益诉求就是得到土地。当时在湘赣边界,“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里,百分之四十以下在农民手里。”[1]P68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毛泽东率领部队打土豪分田地,他本人“亲自为翻身农民丈量土地,为得到土地的群众书写和插下分田的牌子”。[4]P132
  为进一步满足根据地广大群众对土地的需求,同时巩固打土豪分田地的成果,1928年12月,毛泽东在总结根据地土地斗争经验的基础上领导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它明确提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同时还提出了土地的分配方法、分配数量标准、分配区域标准、山林分配法以及土地税的征收等。1929年4月,毛泽东又领又制定了《兴国土地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把《井冈山土地法》中的“没收一切土地”改成了“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从而进一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四)开展调查研究,汲取群众智慧
  为避免工作中出现脱离实际的现象,毛泽东非常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毛泽东把调查研究比喻成“十月怀胎”,将解决问题比喻成“一朝分娩”,认为调查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1]P115
  早在上井冈山之前,毛泽东就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为答复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用32天的时间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和长沙五个县,通过召集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井冈山以后,为进一步深化对农民问题的认识,毛泽东继续开展调查研究。在对宁冈、永新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他写出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反映了根据地各阶级的政治经济情况,分析了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毛泽东不仅亲自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还要求部队官兵也要开展社会调查。陈士榘在《井冈山斗争的片段回忆》中提到:“部队每到一地,不论时间长短,哪怕一两天也罢都要搞社会调查,这是一个政治任务。”[3]P214通过对当地人口、土地、经济、社会情况等方面的调查,不断改进群众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开创了根据地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五)注意工作方法,有效组织群众
  组织革命战争和改善群众生活是当时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的两大任务。要完成这两大任务,就必须采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P139毛泽东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对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当时在井冈山地区有两种话,一种是大家可以听得懂的客家话,还有一种是很难懂的江西话。毛泽东在和群众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请讲客家话的人做翻译,而且还主动学习江西话,以便更好地与群众交流。红军把打土豪得到的东西分给穷人们,一开始老百姓都不敢要,红军就采取逐步推进的方法,先是把衣服、谷子挑到群众家里去,然后慢慢教育群众,打破“富贵由天”“生死由命”的天命论,破除封建迷信,再组织他们团结起来,建立起地方武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
  此外,毛泽东还十分注重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讲,碰到雇农要讲雇农话,碰到中农要讲中农话,碰到商人要讲商人话,碰到工人就要讲工人话,不能讲一大篇,他听不懂。只要一两句点到切身利益的话,他就懂了,比如毛泽东同志在文家市讲的‘我们的军队是为穷人打仗的’这样的话。”[3]P156在毛泽东工作方法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宣传教育,根据地的群众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参军参战等斗争之中。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带领党和红军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一系列宣传、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的实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做好群众工作依然是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前进的重要保障。时代条件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依然对做好当下的群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树立群众观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立足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我们党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紧紧地依靠人民,才能使自己的根基坚如磐石、使自己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曾经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1]P139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也明确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5]P15-16新形势下,我们要研究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深入做好宣传、组织、教育和服务群众等各方面的工作,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认真接受群众的监督,使我们党的一切工作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关心群众疾苦,满足群众利益诉求
  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P146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守的政治品格和基本准则。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因为真正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求利益才赢得了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也应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要着眼于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只有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正如习近平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P4
  (三)深入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水平
  “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7]P1094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分析根据地各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推动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们党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也更加突出。对此,我们更应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对群众负责,积极为群众服务,诚恳地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水平。
  (四)保持优良作风,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坚持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优势。如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党员的作风如何更是直接体现了党的形象,决定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四大危险”“四种考验”仍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人民群众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亟待解决。我们要时刻牢记作风问题无小事,不良作风如果不坚决纠正,放任其自由发展,最终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一样把党和人民群众隔离,使党丧失根基和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注重端正党的作风,努力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五)加强宣传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才能使人民紧紧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周围。井冈山斗争时期,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才使根据地的人民明白中国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广大劳苦群众谋利益的党,才使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地紧跟党的步伐投入到革命斗争的洪流之中。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基本职责,胸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着眼于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切实把握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思想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Copyright © 2020-2030 腾翔汇赢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23308号

运营单位:腾翔汇赢企业服务集团 技术支持: 腾翔科宇科技